坚守平凡 成就非凡——记铸造事业部副主任工艺师陈晓龙
发布日期:2025-08-29
在火花飞溅的铸造车间里,陈晓龙正俯身仔细检测着刚出炉的铸件,他的动作从容而沉稳,目光中透露着专注与坚定。自1995年入职以来,他始终保持着参加工作时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正是这份三十年如一日的执着,让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
勇于攀登,持续突破难关
作为副主任工艺师,陈晓龙先后主持M23G、12PC2-6B、6L40/52G等多种机身的工艺设计与改进。面对机身等关重件复杂的铸造工艺研发,他广泛查阅资料,深入分析历史工艺缺陷,引入三维建模与模拟优化技术,通过反复试验,成功设计出多型铸造工艺改进方案,产品质量与成品率得到显著提升,实现了技术跨越。2023年,事业部新购入数控模具加工机床,但无人会编程,已经51岁的他主动请缨,跨专业学习模具设计与数控编程知识,先后掌握分模、结构设计及编程等技术,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通过试验优化木模刀具切削参数,大幅提高模具精度与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从工艺员到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华丽转身。
创新引领,推动工艺变革
面对市场竞争与质量要求的挑战,陈晓龙坚持以科技创新破局。他在一型机体的铸造工艺中实现颠覆性创新,打破60多年来必须使用盖箱的传统,采用高度集成的"切片式"砂芯设计,省去陶瓷管,消除底脚板披缝,显著提高配箱效率,实现一天配箱一台机身的纪录。面对树脂固化剂用量大、成本高的难题,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历经三个多月的反复实验与配比优化,成功将树脂的加入比例由1.35%降至1.2%,一举突破了事业部长期未能解决的技术瓶颈,年节约成本约100万元。
在提质增效、降本等方面,他还创新设计多款工艺装置,如双包铁水同时浇注的浇口杯、安全合箱支架、兼具挡渣与补缩功能的高效浇口杯,以及随形砂箱等。至今,他累计取得专利28项,发表论文、科技报告、QC成果、五小等22项。
陈晓龙始终坚持"传、帮、带",毫无保留地将技术经验传授给年轻工艺员,及时分享自己在CAXA、UG等办公软件使用过程中难点解决方法,帮助年轻工艺员加快成长速度。无论是在生产现场耐心指导实战,还是业余时间分享技术心得,他时常告诫年轻工艺员,“铸造工艺的设计一定要认真心细,坭芯设计不仅要合理且方便操作,同时更要兼顾安全”。在他的悉心培养下,多名年轻人迅速成长为事业部技术骨干。
三十年来,陈晓龙始终默默坚守岗位,淡泊名利,执着创新。事业部多次推荐他为先进模范,他却一再婉拒,常说:“荣誉应当多给年轻人,鼓励他们成长。” 他以专注与匠心不断推动陕柴铸造工艺的进步,书写了一段属于工匠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