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柴重工获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发布日期:2023-12-03
11月3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在武汉开幕,中国船舶陕柴重工携创新成果亮相陕西展区。开幕当天,在主会场,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了第六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授牌仪式,公司被授予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成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系统设备企业中首家获此殊荣的单位。公司副总经理雷军出席本次活动并领取奖牌。
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是国家对企业工业设计中心的最高认可,是经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工业设计创新力强、业绩突出、发展水平领先的工业设计机构,代表着我国工业设计最强创新能力和最优先进水平,是国家对企业工业设计水平、科研创新等综合能力的最高肯定。此次取得国家级认定,是陕柴重工实现工业设计赋能工业转型的重要历程碑,标志着公司在中高速大功率内燃机及发电机组领域的创新引领和示范带头作用获得国家认可。
参展期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各地方相关单位组成的巡馆团来到陕西省展区,并参观公司展台。雷军向各位领导嘉宾详细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工业设计中心建设运营、40/52新燃料发动机系列化研制进展、后续工业设计发展规划与公司节能减碳等方面情况,回答了领导嘉宾提出的问题。巡馆团在公司展台驻足良久,对公司在行业引领、工业设计赋能转型升级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提出了建议和期望。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总经济师许科敏、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产业政策处处长刘建平等领导参观陕柴重工展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二级巡视员舒朝晖参观陕柴重工展台
笃行致远,以工业设计驱动自主创新
2019年,陕柴重工依托技术中心、核电事业部等技术力量成立了中高速大功率内燃机及发电机组成套工业设计中心,下设总体设计室、工程设计室、产品研发室等十个设计室。同时与公司已成立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特种装备和动力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陕西省船舶动力及发电机组成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业设计中心现有人员245 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 人,国防工业突出贡献1 人,国防科工局专家2 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26 人。近年来,持续通过和中国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基础科研合作项目,建立导师制度等方式,开展科研活动,培养符合企业发展的高技术人才。
工业设计中心自成立以来,坚持以国家“双碳战略”和集团高质量发展纲要为指导,紧盯用户需求,按照以人为本、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等设计理念,逐步形成了以工业设计中心为引领,技术资源为支撑的产品设计体系,通过新产品研制开发、生产线优化布局等,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自身的“智变”助力公司生产制造实现“质变”。
奋楫争先,以中心成果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工业设计中心先后突破了一系列制造关键技术难点问题,为型号研制和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ECK2150A数控活塞变椭圆车床》课题研究,突破了大型柴油发动机活塞加工装备和工艺技术难题,实现对进口设备的替代。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应用示范类课题《船用柴油发动机缸盖精密加工柔性生产线研发及应用》研究,填补了国内船舶柴油机行业缸盖精密加工柔性生产线的空白。在核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成套设计中,先后攻克了系统可靠性、机组及设备管道支撑的抗震性能提升,厂房布置设计、设备寿命老化鉴定等多个技术瓶颈,完成全球首堆自主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福清应急柴油发电机组项目,机组设计寿命由原来二代核电的40年提升到60年。船舶动力及陆用电站工业设计完成多项重点项目和发电机组产品的研究开发,公司研制的PC2-6B柴油机获工信部第六批单项冠军产品。公司工业设计持续赋能工业转型,不断以新元素、新力量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设计驱动未来,创新领跑时代。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认定,提升了公司深耕专业领域的决心和信心。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强工业设计能力,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打造世界一流中、高速大功率内燃机企业。